12檔投信搶 Q2有望率先啟動
時序來到3月最後1周,中小型股進入第一季最後作帳階段,投信近2周賣超逾40億元,顯示多數標的已經結帳,目前多著眼於第二季的行情。根據統計,興富發(2542)、凌巨(8105)、先豐(5349)、寶成(9904)及正新(2105)等12檔,自3月中以來獲投信買超,昨(28)日亦加碼141~2,250張不等,股價有機會在第二季率先啟動。
台股自農曆年開紅盤後一路上漲,外資一路買,投信卻一路賣,而3月15日出現第1根帶量黑K棒,中小型股自此時轉弱,投信則開始逢高調節,迄昨日為止投信對集中市場僅買超1天,合計近2周來對集中市場、櫃買市場分別賣超40.92億元、12.74億元,顯示投信已提早結帳。
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表示,櫃買指數先前持續創高,但近期卻領先大盤跌破月線,尤其投信自3月中以來持續賣超,顯示投信獲利了結。不過,由於本周五(4月1日)為第二季首日,部分投信為了新一季的績效已提早布局,多半鎖定第二季成長力道強、或是3月營收有大幅成長的公司加碼買超。
據此,篩選3月15日以來獲得投信買超,且昨日續買、股價上漲的個股,共有興富發、凌巨、先豐、寶成、正新、晶技、元太、漢翔、台化、萬潤、華夏及和大等11檔,目前正值財報公布之際,有投信籌碼保護的個股,股價不僅相對抗跌,更有大漲半根停板甚至漲停鎖死者,後續亦有機會拉高作帳。
進一步檢視上述12檔個股,可發現傳產股所占比例較高,包括報價回溫的塑化股,訂單能見度高的製鞋、汽車零組件與橡膠股,以及受惠央行降息、並解除豪宅以外房貸信用管制的營建股。
電子股部分,凌巨去年每股盈餘(EPS)1.01元,創近8年新高,而今年持續深耕高毛利利基型市場,投信近兩周來買超1.08萬張,推升股價波段漲幅達24%。元太則聚焦開發高附加價值新產品,獲得投信買盤青睞,為昨日投信買超排行榜第二名。
本文轉載自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60329000215-260206